蒙馬特 | 巴黎

[ 蒙馬特 | 巴黎 ]


6月的巴黎晴朗無雲,陽光大喇喇躺在所有人的臉上,就像拍上細緻、閃耀的金粉,隨著每一抹順性揚起的微笑,光線便被堆疊得更加迷人。

今天的行程是前往蒙馬特區,位在巴黎市第18區,算是巴黎的北邊、也是部分旅遊書認為治安較不佳的區域。畢竟蒙馬特區歷經多次蛻變,不論是文藝氣息濃郁的小丘廣場、精工雕琢的教堂、附庸風雅的咖啡廳還是霓虹燈閃耀的紅磨坊等,浪漫、頹靡、自然、精緻等元素無一不在這個小區裡留下,又經過無數次融合。於是故事被流傳、文化被雋永,歷史與人文不知不覺便讓這塊高地成為傳奇。


雖然傳聞裡扒手多了點、路面相對凸了點,但在10點方日落的6月巴黎,這絕對是旅人必訪的聖地之一。 




從Abbesses站出站後,首先前往大名鼎鼎的愛牆。位在綠樹滿蔭的小小公園裡,推開黑色的低矮柵欄,循著旅客的雀躍笑聲,我們毫不費力就發現了他。

由511塊湛藍色磁磚拼貼而成的長方形畫布,上面寫滿超過300種字體、使用280種語言,但全部的全部都只有1個意思,就是「我愛你」。簡單拍照後,我們慵懶地倚在愛牆前方的長椅上,看著一對對情侶上前合影、看著單身的旅人停駐沉思,我們的巴黎行程鬆散卻格外多了反芻每一段感觸的時間。

或許在愛面前,人人都是自私的,付出了所有只願換得一個溫暖的回眸;或許在愛裡面,人人都是愚蠢的,因愛而起的喜怒哀樂全是為了完整愛的全部;或許在愛之後,人人都是自由的,因為我們終於明白愛與不愛都是一種身不由己。簡單一句「我愛你」,有人說了一輩子、有人盼了一輩子,無非不是因為愛。 




「沿著這條石階路上去,至高點就是聖心堂了。」地圖規矩地把聖心堂佇立在蒙馬特區左上角,用一個大大的星號標示,沿途的小路全是細線、廣場都成了浮水印,唯一的棕色粗線應是捷徑,距離目的地不過1公分。

自助旅行的真諦就是自由調整旅行的步調,看自己想看的景、走自己想走的路,在地圖上僅有拇指大小的蒙馬特區,我們索性闔上地圖、關掉景點查詢網頁,就調皮地讓蒙馬特驚喜我們。 



隨著鄉村的大調轉圈,下條街的提琴聲又重編舞步,適逢巴黎音樂節,一整周的巴黎都在音樂伴奏下更為浪漫繽紛,前一秒還應著聖歌的節拍鼓掌、下一秒又隨著Disco節奏扭動,在典雅的羅浮宮熱血搖滾、在香榭麗舍大道舞著華爾滋、在龐畢度前哼著鄉村藍調,巴黎各種反差與強調,實在豐盛到讓人無法停止探索。



就這樣一路跳上蒙馬特山丘,沿途還不忘回應艾蜜莉的可愛眨眼,蒙馬特區除了<艾蜜莉的異想世界>電影場警: 雙風車咖啡館(CAFE DES 2 MOULIS,上圖那家紅色的店)之外,其實還有非常多值得探索的小店,包括格局古怪的書店、等待伯樂的畫廊、精緻小巧的紀念品店、當然還有為數眾多的咖啡館,同樣喜歡探索巴黎可愛、古怪、悠閒又文藝一面的旅客,真的千萬不要錯過蒙馬特以及瑪黑區。

最後來到小丘廣場,街頭畫家熱情地想為我們作畫,畫風多變、開價也不一,巴黎總歸就是個藝術氣息極端濃厚的城市阿,陶醉在這裡,讓天空這塊畫布裝盡我們無限的雀躍與自在。




沿著坡道慢慢往上走,終於來到了聖心堂。不論是外部灰白色的建築本體,還是內部圓頂的鑲嵌畫,即使不是天主教信徒,都足以憑著教堂內優雅的光線與神聖氛圍,感受宗教帶來的安定與聖心堂本身作為歷史象徵的力量。

他同時也是欣賞巴黎全景的好地方,與其他知名眺望點不同,如凱旋門頂、龐畢度頂樓等,我認為聖心堂的全景是相對感性的,小巧低矮的房型在眼前展開,將巴黎民居的活潑、又帶了點古舊的一面全盤推出,不若凱旋門頂的壯觀、也不似龐畢度角度呈現出的陰鬱、沉穩巴黎,也許是教堂在側,總覺得聖心堂的全景多了分活力與自在。

當然以上三個眺望點個人都超級推薦,隨著高度、所在區域、光影面向亦或是造訪時間不同,巴黎的每一種美都將隨著欣賞者的目光昇華,那些景色與故事,都值得我們放下相機和時間壓力,靜靜感受、摸索、想像。 



聖心堂與瑪黑區(以孚日廣場為例)相距不遠,可以結合兩個區域、將文藝的巴黎排滿完整一天,享受陽光灑在路面與草坪上,經過無數個唯美的迴轉,最終再反彈到自己的心境裡,住下。這座讓海明威盛讚的城市、讓梵谷心醉又心碎的城市、催生小仲馬經典愛情作品的城市、伍迪艾倫眼中擁有迷幻魅力的城市,太多的面貌與歷史故事,實在太讓人留連忘返。

聖心堂的鐘聲響起,噢,他還真的在蒙馬特的心臟位置呢。於是我們轉身把巴黎擁在懷裡,聽著彼此的心跳聲。

(最後分享兩張聖心堂前的美照,哈哈XD)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Follow me on my Facebook Fanpage: 小小的寂寞的城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留言

熱門文章